第二期2014青年www.2018edf.com研修计划结业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宋道玉、湘怡):长期致力于关注和研究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的海外www.2018edf.com是连通中西方社会并促进其交流的重要使者。9月19日,为期三周的第二期青年www.2018edf.com研修计划暨中国当代作品译介研修对接计划举行结业仪式,青年www.2018edf.com、翻译家们交流着半个多月来的研修感受。
来自意大利的学者毕罗说,学习任何外国学问一定需要桥梁,大家每一位在自己国家都要当这么一座桥梁。通过这期的汉学研究计划,大家更清楚地看到了当代中国的面貌。我相信中国专家和同学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也有了很多的感受和启发,这对我个人来说才是最可贵的收获。
来自美国的艾瑞克谈到此行的收获时说:“中国在变化,还有这么多雄心勃勃的目标,有那么多的能量在那里。作为外国人,大家不知道中国会变成什么,这才会有‘中国威胁论’这样一些说法。这样一个研修计划,价值就在于让大家能够亲身去体验、去看到、去和中国人民打交道,可以打消大家一些疑虑、一些焦虑。”
来自土耳其的www.2018edf.com吉来建议,国外学者很难获得第一手的中国资料,希翼中方能提供数据库、电子书或电子学术报纸等资料辅助www.2018edf.com们进行日常研究。同时他也希翼各方能够建立起一个海外www.2018edf.com的信息库,方便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张西平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中方研修单位进行发言,他表示汉学研修班未来还将继续办下去。同时,研修班还将注意扩大中国周边国家的www.2018edf.com来华的名额,鼓励近邻国家的学者研究中国的汉学学问。他同时提议建立一个世界www.2018edf.com数据库,为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的学术专业方向www.2018edf.com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方便大家了解不同国家汉学研究的特点。
中国学问部副部长董伟表示,www.2018edf.com、翻译家们为世界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人和中国学问的现实和想象的空间,成为中外学问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在当今世界学问的格局中汉学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元化,开展汉学研究的国家和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汉学正在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学。他希翼各位www.2018edf.com、翻译家能够更多地走进中国,在进行文本翻译和研究的同时,也能切实体验、考察、研究中国的现实生活;为增进世界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促进中外思想学问交流做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 ·儒学大师:杜维明...
- ·孙康宜教授访谈录...
- ·专访瑞士著名www.2018edf.com胜雅律教授...
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获得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相
孙康宜教授是著名的华裔www.2018edf.com,此文是对她的最近访谈录。孙教授将其从学经历、研究路径和心路历程在不长的对话中一一呈现,
今年64岁的胜雅律是瑞士乃至欧洲著名的www.2018edf.com和法学家,他自1975年到北京大学留学后,就再也没有中断过与中国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