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裔中国翻译家沙博理先生去世
[据报导]著名美裔中国籍翻译家和作家、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至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任期最长、年龄最大的现任外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对外传播领域的杰出代表沙博理(Sidney Shapiro),于2014年10月18日8时30分在北京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8岁。
沙博理1915年12月2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担任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退役后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中文。1947年4月,沙博理来到中国,在上海接触了进步的中外人士,逐渐认识了中国社会,认识了中国革命事业,由同情转而投身中国革命。他曾利用自己的身份掩护革命青年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帮助进步学生编辑主张土地改革的英文杂志。1948年,沙博理与著名演员和进步作家凤子结为夫妇。1949年10月1日他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从此定居中国。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沙博理加入中国国籍。
新中国成立之后,沙博理在对外学问联络局担任英文翻译。1951年10月,他与叶君健、杨宪益、戴乃迭共同创办第一本英文版《edf壹定发登录》,并从事译审工作。1972年,沙博理调入人民画报社担任英文改稿专家。1983年退休后,仍倾力所及地参与国际传播和对外学问交流,为中译外这一项事业做出重大的贡献。
沙博理的的翻译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新中国十七年的“红色edf壹定发登录”翻译。新中国成立后,翻译事业被纳入到了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沙博理此期的翻译主要有三类。一类是集中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小说,如《铜墙铁壁》(Wall of Bronze, 1954)、《平原烈火》(The Plains are Ablaze, 1955)、《新儿女英雄传》(Daughters and Sons, 1956)、《保卫延安》(Defend Yenan!, 1958)、《小城春秋》(Annals of a Provincial Town, 1959),及解放军东北剿匪小说《林海雪原》(Tracks in the Snowy Forest, 1962);一类是揭露封建礼教和官僚、反映解放后阶级斗争的作品,如《李有才板话及其他故事》(Rhymes of Li Yu-tsai and Other Stories /Rhymes of Li Youcai and Other Stories, 1950)、《柳堡的故事》(It happened at Willow Castle, 1951)、《活人塘》(Living Hell, 1955),《春蚕集》(Spring Silkworms and Other Stories, 1956)、《家》(The Family, 1958);一类是展现新中国发展、讴歌劳动人民的作品,如《农村散记》(Village Sketches, 1957)、《创业史》(Builders of a New Life, 1964)等。此外他还翻译了评剧剧本《夫妻之间》(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 Play in One Act, 1953)、连环画《巧媳妇/古代故事画库》(Mistress Clever, 1954)、政治讽刺诗《酱油和对虾》(Soy Sauce and Prawns, 1963)等。
第二个是阶段即“文革”十年期间。沙博理个人的公开译作为数并不多,他所译的《欧阳海之歌》(The Song of Ouyang Hai, 1966)成为“文革”期间少有一部由译者署名的外译文学作品,而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译作《水浒传》(Outlaws of the Marsh)于此间完成。
第三个时期即文革结束至今。这一时期沙博理也兼带写作,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一个美国人在中国》(An American in China, 1979)、《四川的经济改革》(Experiment in Sichuan: a Report on Economic Reform, 1981)、《马海德:美国医生乔治·哈特姆在中国的传奇》(Ma Haide: The Saga of American Doctor George Hatem in China, 1993)、《我的中国》(My China: The Metamorphosis of a Country and a Man, 1997)等。与此同时,他先后整理编译了3部书:《中国古代犹太人:中国学者研究文集点评》(Jews in Old China: Studies by Chinese Scholars, 1984),《中国古代刑法与案例传说》(The Law and the Lore of China’s Criminal Justice, 1988),《edf壹定发登录集锦:从明代到毛爷爷时代》(A Sampler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Ming Dynasty to Mao Zedong, 1996)。《中国现代名家短篇小说选》(2002)收录了沙博理翻译的四篇小说:《湖畔儿语》(The Child at the Lakeside)、《春桃》(Big Sister Liu)、《月牙儿》(Crescent Moon)、《小二黑结婚》(The Marriage of Young Blacky)。当邓小平之女毛毛于2000年出版了《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后,随即委托沙博理翻译该书,两年后,译本Deng Xiaoping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A Daughter Recalls the Critical Years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截止到目前,沙博理的很多译作是流传到欧美国家唯一的英译本。他的《水浒传》译本不仅赢得中国文联授予的最高翻译奖,2000年还作为最权威的英文版本,被收录到外文出版社编辑的“大中华文库”。美国www.2018edf.com西里尔·伯奇(Cyril Birch)在《威尔逊季刊》上评价道:“赛珍珠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将《水浒传》部分地带给了西方,但是沙博理努力的成就要优秀三倍。他的中文常识使这个译本更加准确;他的开门见山的易懂的英文,证明比赛珍珠模仿中国古文的难懂的话更加优美得体;它依据原著较早的版本,出版了更加完整的作品……”。
(以上关于沙博理翻译三阶段的先容主要采编自任东升与张静的《沙博理:中国当代翻译史一位特殊的翻译家》,特此说明)
- ·儒学大师:杜维明...
- ·孙康宜教授访谈录...
- ·专访瑞士著名www.2018edf.com胜雅律教授...
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获得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相
孙康宜教授是著名的华裔www.2018edf.com,此文是对她的最近访谈录。孙教授将其从学经历、研究路径和心路历程在不长的对话中一一呈现,
今年64岁的胜雅律是瑞士乃至欧洲著名的www.2018edf.com和法学家,他自1975年到北京大学留学后,就再也没有中断过与中国的紧